年内174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本报记者 桂小笋 李豪悦
近年来,为优化产业发展布局,获取优质投资机会和资源,提升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部分上市公司相继参与设立了产业基金。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即1月1日至7月30日,下同),A股市场共有174家公司发布公告设立产业基金。从后续进展情况来看,有107家正在进行中,3家停止实施,64家已经完成。
对于这种“上市公司+产业基金”的模式,多位行业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未来通过产业基金可以让上市公司实现外延式发展,则这种模式有助于夯实相关公司主业。但市场也要关注基金的投向、安全性等细节事项。
从公告来看,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的初衷,大多是希望围绕产业在产业链上赢得发展先机。
武商集团此前披露公告表示,为推动公司传统业务与数字化、商业科技、智慧物流、新型消费等融合发展,服务于公司战略转型,实现“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举。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与万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银资产”)、深圳市赛富动势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赛富投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基金。基金投资围绕公司主业,聚焦商业领域上下游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热衷设立产业基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可以对公司自身经营业绩形成提振。例如,某家上市公司和其他机构联合成立产业基金,然后大量投资某类项目,再对其中能够盈利的项目进行并购,从而促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所以投资者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基金的目的,投资标的是否和上市公司主业高度相关,以及后续相关事项存在的风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设立产业基金的规模来看,超过10亿元规模的有46个(按预计募集规模下限排序,下同)。同时,从出资所占比例来看,上市公司出资比例超过50%的有44个。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大多是为了投资产业链相关企业,在成熟时再将其并购,从而补充自己的产业链布局。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后续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基金的投向标的是否能让公司增厚主业之外,还有基金的安全和可控性,“在已有的司法案例中,也曾经出现过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的产业基金,后续因收益、资金投向等问题出现争议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非但不能帮助上市公司增加利润,反而会埋下隐患。”
标签: 上市公司
相关文章
-
隆扬电子: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上市公司筹划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要求〉第四条规定的说明详细阅读
隆扬电子: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上...
2025-06-27 22 上市公司
-
海光信息: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相关主体不存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7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票异常交易监管》第十二条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6号――重大资产重组》第三十条...详细阅读
海光信息: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相关主体不存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025-06-10 27 上市公司
-
如何助力上市公司“价值跃升”?这场培训为番禺上市公司划重点详细阅读
(转自:广州金融) 5月28日下午,由广州市委金融办指导,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主办,番禺区金融协会及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协办的辖区上市公...
2025-05-29 51 上市公司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协会作为“上市公司之家”,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详细阅读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11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上...
2024-11-22 115 上市公司
-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