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消防评残什么时候开始
本文目录一览:
一、概述
消防伤残评定标准是针对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因事故造成身体伤害的消防救援人员,进行伤残等级评估的依据。通过评估,确定消防救援人员因事故造成的身体机能丧失、障碍或异常,为合理配置残疾人就业岗位、保障残疾人权益提供依据。
二、评定标准
根据消防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消防伤残评定标准分为视力伤残评定标准、听力与语言伤残评定标准、肢体伤残评定标准以及其他部位伤残评定。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 视力伤残评定标准:根据损伤程度,分为一级(视力完全丧失)、二级(低视力)、三级(视力显著减退)、四级(视力轻微减退)等四个等级;
2. 听力与语言伤残评定标准:根据损伤程度,分为一级(完全丧失听力)、二级(听力严重障碍)、三级(听力中度障碍)等三个等级;
3. 肢体伤残评定标准:根据损伤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分为一级(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日常生活需要极大帮助)、三级(轻度功能障碍)等三个等级;
4. 其他部位伤残评定: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他部位损伤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的,可参照以上标准进行评定。
在具体评定时,应根据消防救援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多种因素,如年龄、伤病史、身体状况等。如有特殊情况,需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定程序
1. 申请与受理:申请人需提供相关伤病史资料、身份证明、消防救援人员身份证明等材料,经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2. 初次评定:由专业医疗机构和专家组进行初次评定,确定伤残等级;
3. 再次评定与复查:如对初次评定的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再次评定,并在评定后定期进行复查,以确定伤残等级的变化;
4. 残情鉴定与结论:根据评定的结果,进行残情鉴定,并给出最终结论。
四、评定注意事项
1. 评定的结果应当客观、公正、准确,保护消防救援人员的合法权益;
2. 评定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单一因素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3. 评定时应注意保护伤者的隐私,尊重伤者的意愿,避免过度曝光伤者信息;
4. 评定的费用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增加费用。
五、附录: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 《工伤保险条例》
3. 《消防救援人员伤亡抚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三、评定程序
1. 申请与受理:申请人需提供相关伤病史资料、身份证明、消防救援人员身份证明等材料,经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2. 初次评定:由专业医疗机构和专家组进行初次评定,确定伤残等级;
3. 再次评定与复查:如对初次评定的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再次评定,并在评定后定期进行复查,以确定伤残等级的变化;
4. 残情鉴定与结论:根据评定的结果,进行残情鉴定,并给出最终结论。
四、评定注意事项
1. 评定的结果应当客观、公正、准确,保护消防救援人员的合法权益;
2. 评定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单一因素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3. 评定时应注意保护伤者的隐私,尊重伤者的意愿,避免过度曝光伤者信息;
4. 评定的费用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增加费用。
五、附录: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 《工伤保险条例》
3. 《消防救援人员伤亡抚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四、评定注意事项
1. 评定的结果应当客观、公正、准确,保护消防救援人员的合法权益;
2. 评定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单一因素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3. 评定时应注意保护伤者的隐私,尊重伤者的意愿,避免过度曝光伤者信息;
4. 评定的费用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增加费用。
五、附录: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 《工伤保险条例》
3. 《消防救援人员伤亡抚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标签: 消防伤残评定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