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伤残补助金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政策规定,2017年的伤残补助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以下是对这些标准的详细解析。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标准依据职工的工资水平及伤残等级确定:
- 一级伤残:支付27个月的本人工资;
- 二级伤残:支付25个月的本人工资;
- 三级伤残:支付23个月的本人工资;
- 四级伤残:支付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补助标准则依次递减,最低为十级伤残,支付7个月的本人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低于60%,则按照60%计算。
二、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对于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职工,除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还将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 一级至四级伤残的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如果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 五级和六级伤残的津贴在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同样,如果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将补足差额。
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对于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除了上述补助外,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政策确定,一般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计算。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也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同样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政策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项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并未在《工伤保险条例》中统一规定,而是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标准。
四、其他相关待遇
除了上述主要补助外,工伤职工还享有其他相关待遇,如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 停工留薪期工资:遵循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 护理费:根据护理等级支付,具体标准由当地政策规定。
- 残疾赔偿金:依据伤残等级,按照本人一定年数的平均工资计发。
综上所述,2017年的伤残补助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确保了工伤职工在遭受伤害后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仅体现了国家对
标签: 补助金
相关文章
-
安徽伤残补助金标准表详细阅读
在安徽省,伤残补助金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造成伤残的个体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了解安徽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及相关政策,对...
2025-04-18 49 补助金
-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