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央行继续净买入2000亿元国债 业内:扭转月初国债收益率曲线“趋平”状况 呵护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
每经记者 陈植 每经编辑 张益铭
10月31日,央行发布最新公告显示,10月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
这意味着8月“入场”买债以来,过去3个月期间央行累计净买入债券面值达到50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央行“入场”买债规模持续扩大,这项货币工具的使命也在随之“延伸”——最初,央行入场买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买短抛长,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准与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从而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如今,央行正通过持续“入场”买债释放更多资金流动性,结合买断式逆回购等其他货币工具,一方面有效对冲政府增发债券、MLF到期、年底企业回笼资金等因素所带来的资金流动性趋紧压力,另一方面更好的支持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中泰证券固收团队认为,鉴于年内政府债增发的几率较高,叠加MLF到期压力(仅11月份就有14500亿元MLF到期)较大,央行要延续“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预计在11月将综合运用OMO、二级市场净买入国债、买断式逆回购等方式补充资金流动性。
央行公告称,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
数据显示,除了央行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实施首月(8月),以买短抛长方式净买入1000亿元国债,过去两个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的全月净买入债券均为2000亿元。
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向记者分析说,市场认为央行之所以在9月份净买入2000亿元国债,一个重要原因是8月债市调整导致当月理财产品赎回压力持续加大。央行在9月加大国债净买入力度令国债价格企稳,有效避免了债券价格下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理财产品赎回压力激增—理财机构被迫抛债应对赎回—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状况发生。
“但是,央行在10月仍维持2000亿元的国债净买入规模,也超过部分投资机构的预期。”他告诉记者。尽管9月24日起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令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向债市,导致理财产品再度承受赎回压力。但市场普遍感到9月底的理财赎回压力低于8月底,且“十一”节后国债价格率先企稳,有效缓解了理财赎回压力进一步增加。
更重要的是,9月24日国家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明显回升,令央行入场买债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的压力有所缓解。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在2.1275%和2.31%,较9月23日分别回升逾900个基点与1000个基点。
在这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看来,不排除央行在10月仍通过买短抛长操作,进一步引导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推动资金配置效率提升。
毕竟,10月1年期、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9月分别上涨5.5个基点、下跌2.25个基点与5个基点,导致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所“趋平”。
“市场认为央行入场买债,主要出现在10月上半月,当时不同期限国债利差趋于平坦,央行通过适时入场加大买短抛长力度,引导下半月不同期限国债利差再度趋陡。”他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市场认为央行之所以在10月维持2000亿元的国债净买入规模,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更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10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已与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
中泰证券固收团队发布报告指出,11月与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加之年内政府增发债券的几率较高,年底前市场资金流动性面临一定的收紧压力。此外,鉴于8月以来MLF常规操作时点移至每月25日左右,大额MLF到期与临近续作MLF时点的间隔约在10天,容易造成资金市场的短期紧张。
“未来央行将通过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续作MLF等货币工具的结合操作,更灵活地对冲特定时间点的资金市场趋紧压力,确保资金市场与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上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对当月资金净投放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考虑到中期借贷便利(MLF)工具在10月缩量操作890亿元,央行全月净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逾6000亿元,其中央行当月通过净买入国债释放的资金流动性达到2000亿元,有效支撑了其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记者获悉,未来央行每月净买入国债规模是否稳定在2000亿元,颇受金融市场关注。
上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认为,无论是推出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还是在公开市场持续买入2000亿元国债,显示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意愿较强。鉴于年底前MLF集中到期、政府增发债券、年底企业回笼资金等因素令市场资金流动性趋紧,不排除央行仍在短期内继续维持较高的每月净买入国债规模,结合其他货币工具实施,进一步营造相对宽松的市场资金流动性环境以支持实体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相比8月央行启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初期,金融市场特别担心此举令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涨,如今他们都能坦然应对央行持续入场“买短抛长”举措。
“尽管过去两个月央行入场买短抛长的规模达到4000亿元,但我们跟踪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状况发现,央行入场买卖对长期债券收益率波动的影响相当有限,目前长期国债收益率中枢波动区间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机构交易情绪、市场对未来货币宽松力度的预期等因素决定。”前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指出。目前不少投资机构认为,除非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然跌破2%关键区间,市场才会再度关注央行入场买短抛长力度变化,研判央行对长期国债收益率跌势的容忍度。
在他看来,10月以来,不同机构的差异化操作行为对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尤其显著。比如大型银行增持中短期国债意愿增强,且择时减持中长期国债,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趋涨,但以基金、券商等交易性资金反而加仓长期国债博取价差收益,令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有所加大。
记者了解到,不少投资机构认为央行也在尽量避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给债券市场带来“额外”影响。
中泰证券固收团队发布报告指出,相比直接入场买卖国债,央行的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对二级市场国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具体而言,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国债,会增加二级市场需求,抬升国债价格,压低国债利率;反之在二级市场卖国债时,增加二级市场供给,降低国债价格,抬升国债利率。相比而言,买断式逆回购是通过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不会较大程度影响二级市场债券供需关系变化,对国债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即便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到期,央行将债券卖回给交易商,同样不会影响二级市场债券供给。换言之,如果央行在逆回购期限内,没有利用回购标的开展买卖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中泰证券固收团队指出。不过,就中长期而言,央行在买断式逆回购期间,拥有一定几率使用回购标的开展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进一步强化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调控能力。
标签: 国债
相关文章
-
国债发行再创新高,市场反应热烈详细阅读
我国又一轮大规模国债发行工作落下帷幕,发行规模再创新高,市场反应热烈,这一消息不仅在金融圈引起广泛讨论,也引发公众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关注,国债发行的...
2025-10-05 12 国债
-
美国国债短端维持涨势 此前2年期国债标售结果表现稳健详细阅读
美国国债短端收益率保持微跌态势,对稳健的2年期美债标售结果应平淡,此次中标收益率报3.571%,较发行前交易水平3.572%低0.1个基点。近五次...
2025-09-24 10 国债
-
欧洲债市:英国国债引领牛平 意大利国债继续表现出色详细阅读
英国国债引领欧洲政府债券反弹,收益率曲线牛平,部分逆转了周三的熊陡走势,此前英国首相斯塔默对财政大臣里夫斯表示支持。欧洲债券表现异于美国国债,美国...
2025-07-04 22 国债
-
美国债市:国债上涨 收益率曲线走平 受到日本国债及月末需求提振详细阅读
受月底延长久期需求的支撑,美债在周二美国时段进一步走高,长债领涨,短债在2年期国债拍卖表现稳健后也扩大了涨幅。从隔夜时段起,美债就已经走势强劲,受...
2025-05-28 47 国债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上新”预计对流动性冲击有限详细阅读
◎记者 张欣然 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称,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启动发行。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供给节奏较快,但在货币政策配合下超长期特别国...
2025-04-19 57 国债
-
欧洲债市:英国国债跑赢德国国债 市场普遍上涨详细阅读
英国国债领涨整个欧洲主权债市场,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9个基点至4.43%,为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
2025-02-06 72 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