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新型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反“过度竞争”的风吹到了新型储能。
2024年年底,近三十家行业龙头企业参加了闭门研讨会,讨论的主题是防止行业“过度竞争”的措施。
据后续的公开报道所称,会上谈到了行业自律公约以及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措施。
这是新能源领域继风电、光伏大举反“过度竞争”旗帜之后,又一热门赛道的共识。
价格跌到“破防”
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赛道上一条长坡厚雪的细分赛道,近几年正受益于风电、光伏并网规模增长的春风。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26.5%、147.5%。
快速膨胀的市场吸引了巨量参与者。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4年底,累计注册储能相关业务企业有超28万家,而在2021年,这个数据只有1.19万。
然而,与迅速膨胀的市场所对照的,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减薄。
上述数据库显示,从中标价格来看,2024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下降,2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全年中标均价628.07元/kWh,相比年初下降了43%。同期,彭博新能源财经的调查报告反映,2024年全球锂电池组的平均价格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20%。
这意味着,不仅是储能系统的降幅已经显著超过了锂电池价格的降幅,系统中其他核心部件价格也遭到严重压缩,其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部件减配、粗制滥造,并伴有潜在安全隐患。
电力储能的腰斩式降价延伸到了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从去年下半年起,陆续有企业公开打出低价引发热议。
2024年9月,科陆电子和沃橙新能源先后对外报出了0.598元/Wh和0.58元/Wh的价格,接连刷新了工商业储能柜的价格新低。
近日,博时储能联合瑞浦兰钧、高特电子、恩玖科技,共同推出了一款工商业储能柜,对外报价低至0.499元/Wh,这一报价跌得同行“破防”,被评价为工商业储能的“小米模式”。
如今,博时新能源试图以低价来出奇制胜勇闯工商业储能赛道,似有背水一战之嫌。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临至去年末,市面上工商储的价格战稍有缓解,主流报价约为0.65元/Wh。
投资回报存在不确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一年。
早在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即30GW)以上的目标。
而这一目标我国早已实现,并且还将维持高增速。
根据上述数据库,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43.7GW/109.8GWh。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为40.8GW至51.9GW之间。
从发展规划上看,各地“十四五”期间的储能发展累计目标达到86.6GW,远超国家的40GW目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底,已有8个省份提前完成了省内制定的“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
但市场实际出货能力远超需求。上述数据库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将超过300GWh。
产业巨量膨胀的背后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僧多粥少”令新型储能的制造端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沼。
与此同时,储能身处的电力设备行业,交付周期长,账期长,往往令上游企业面临现金流趋紧的现象。因而,亦有企业试图通过低价中标获得预付款来缓解现金流危机。
另外,新能源配储的强制绑定,让业主也愿意选择低价的产品。事实上,在央国企招标方看来,低价是具有强竞争力的。“从业主角度来说,他们是国央企,最低价不中标,这么大的项目,纪检委会让你解释得口发干。”一家储能企业的市场分析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在储能的另一面,还存在着收益模式不够明朗的问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海生介绍,从独立、共享储能商业模式看,容量租赁仍面临出租率低、租赁价格下降、出租周期缩短等问题,部分省份开始探索储能容量租赁新方案;其次,容量补偿机制不足,与其他灵活性资源“同质同价”的容量补偿机制仍然缺失;第三,辅助服务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多地下调调峰补偿价格,调频市场也面临诸多限制;第四,现货价差普遍较小,现货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机制难以体现储能价值,应加快探索负电价机制、5分钟结算机制、现货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耦合出清机制等。
这也意味着,新型储能要走出低价螺旋,势必需要买方、卖方和盈利机制的共同扭转。
转向价值竞争
从支持政策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已累计发布2470余项与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策,其中2024年770项,是去年同期的1.2倍。
尽管行业内风云四起,政策利好空前,但前些年的储能热似乎有些散场。
2024年,投融资市场预冷。据统计,2024年储能相关企业投融资事件超过107起,披露金额近176亿元,但相较于2023年同比下降70%。另外,行业洗牌加剧,2024年注销、吊销等异常储能相关企业数量翻番。
早先试图跨界的企业也开始收回触角。
1月16日,雪天盐业“撤回”了一项有关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建设计划。
其在公告中写道,考虑到目前湖南新型储能供给过剩、容量租赁低价竞争、缺乏政策有效疏导,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收入普遍不及预期。为规避投资风险,中电雪盐董事会决定停止衡阳百兆瓦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建设,并按照相关程序办理清算注销手续。
这并非个例,食品行业上市公司黑芝麻曾试图大手笔投入跨界进入储能赛道也已黯然退场。
2024年10月14日,黑芝麻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鉴于储能锂电池行业当下的外部发展形势和经营环境,基于投资风险管控的审慎原则,公司暂缓该项目(江西南昌磷酸铁锂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的投资建设,目前正集中资源聚焦于大健康食品产业经营。
与此同时,储能企业的排位也在短短一年内洗牌。
上述储能数据库对中国企业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的排名出炉。在该排名中,除了宁德时代稳坐龙头没有变化之外,第二至五名座次均有所调整。老牌的电池厂商力神、鹏辉能源掉队出局;楚能新能源、赣锋锂电新晋上榜。
不过,亦有企业透露,基于上市公司对经营数据的审慎披露考虑并未参与榜单,从而给了后来居上者亮相的机会。虽然数据的完整性有待考量,但储能企业对于诸如此类榜单的重视仍表明在当前市场上,“论资排辈”仍是一个重要参考系。
好在,市场对储能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
中信建投近期研报也指出,储能是电新行业增速最快、投资性价比最高的板块之一,但也坦言近期市场表现一般。
中信建投认为,当前预期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量与利两大方面。
量的方面,市场方面认为中东等地项目的快速释放无法持续,今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减缓亦将影响储能增速。而该券商认为,随着时长的增长,以及独立储能的崛起,储能已走出自己的增长曲线,仍将超预期落地。
利的方面,市场方面认为中东等地竞争激烈,不存在超额利润,而其分析认为以近期沙特项目PCS为代表,优势环节仍将具备超额利润。
在从业人士看来,未来储能产品的竞争将从“拼价格”走向“拼价值”。而电力市场机制不断探索也将为新型储能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计算模型。
例如,当前电力市场机制正在加快探索负电价机制、5分钟结算机制、现货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耦合出清机制等。未来,新能源加储能联合参与市场将成未来商业模式的主思路。为衔接现货市场,多个省根据用户侧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签订分时中长期合同,光伏装机多的省中午一般为谷段,参与中长期后,光伏收益大幅下降,配储后联合参与市场亦可提升收益。
标签: 储能
网站架构搭建,从规划到实施的全方位解析,网站架构搭建全流程攻略,从规划到实施深度解析,网站架构搭建全攻略,从规划到实施深度解析
下一篇样机生成网站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样机生成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相关文章
-
研报掘金丨国海证券:维持南网储能“买入”评级,抽蓄机组开始投产,有望贡献成长性详细阅读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南网储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32.9%;2025Q2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34.5%。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
2025-09-04 12 储能
-
科陆电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网、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详细阅读
证券日报网讯科陆电子5月2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网、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
2025-05-26 38 储能
-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详细阅读
专题:中国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25全国两会财经特别报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3...
2025-03-04 55 储能
-
中盐集团董事长李耀强:盐穴储能、储氢、储氦等“多能并储”格局已铺开详细阅读
每经讯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盐集团董事长李耀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积极探索盐穴储能前沿研究。2024年,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申报...
2025-03-02 62 储能
-
中国储能科技发展拟按“1供2”基准进行供股 最高净筹约9200万港元详细阅读
中国储能科技发展(01143)发布公告,公司建议以供股方式按认购价每股供股股份0.21港元,按于记录日期营业时间结束时合资格股东每持有1股现有股...
2024-12-14 117 储能
-
注资1亿元!茂硕电源与东方旭能等设立储能合资公司!详细阅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国储能网讯: 行业动态 注资1亿元!茂硕电源与东方旭能等设立储能合资公...
2024-11-27 123 储能